主日证道 | 脱去旧人,穿上新人(20210808)

脱去旧人,穿上新人

现在是8月份,很快很多孩子就要开学了,咱们里面有开始进入幼儿园的,小学的,有要出国读书的。我记得小时候,升学进入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自己会穿上崭新的衣服—校服,穿上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不一样了,我是小学生了,我是中学生了,我的身份不一样,我的言行举止也会不一样。今天以弗所书的经文里,保罗也用这个衣服的图画,来带领我们学习属灵的真理,不过这里他说的是脱去旧人,穿上新人,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今天的经文。

弗 4:17–24 17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地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18 他们心地昏昧,与 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19 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弟兄姐妹平时交流的时候,会提到一个话题,基督徒学习的内容,会不会是不接地气的,是和我的生活实际相关的吗?但如果你看保罗书信的话,就如我们最近在学的以弗所书,前半部分是关于称义的,后面是谈论基督徒的成圣生活。

我们在学习今天经文的时侯,心里就当记着这些事。保罗在讲基督徒成圣的生活,且将其与我们从前的生活方式相比较,因为我们先前的生活是没有基督的,这是17-19节所讲的内容—-脱去旧人,而如今是在基督里的新生活,20-24节所讲的—穿上新人。基督徒是一个新造的人,这是巨大的改变。我们看上帝借着使徒所讲的是什么。

17节一开始提到: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地说。“他单单说“所以我说”还嫌不够,又加上一句“且在主里确实的见证—原文确实的字面意思为见证”。他用“见证”一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真正的意思是“严肃的吩咐”。 确实,不仅仅是强调,是恳切的劝勉,更是“在主里的”劝勉,不是来自于世界,不是来自于个人,而是从基督而来,因为基督救赎了我们,所以我们在基督里赞美他,爱慕上帝的旨意,在他的福音中生活。

下面使徒首先告诉我们不可作什么。究竟是什么呢?保罗说:“你们行事不要像外邦人。”他的用词实在奇妙,每一个字都对我们有深远的意义。例如“行事”一词:“你们行事不要像外邦人。”这里的原文意思是走路的意思。你走的每一步,这是指整个生活和言谈。外邦人从血统上指非犹太人,而在这里指的是信仰上那些不信的人。而不信的状态,就是沉溺在罪中的状态。

这里说基督徒不在外邦人的生活中,不像他们那些行走。基督徒的生活是转变后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无论是信心,爱心,智慧,理解力,知识,洞察力都不一样,与外邦人迥然不同,为什么?因为基督徒里面有了圣灵,不再只是肉体,只是罪性。基督徒要小心,不要让罪性,作为我们远离上帝的借口。而是,圣灵在我们心中工作,圣灵总是想打败罪性,总是要实现这一个。

关于外邦人行事的方式;保罗他用了一个颇醒目的句子,“存虚妄的心行事。”这句话将当时异教世界那种未更新的可怕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我觉得他的描述真是叫人触目惊心。例如罗马书第一章第十八至三十二节,堪称是保罗另一个经典之作,对当时异教世界的生活和观点有非常精彩的描绘,值得我们一再细读。另外在哥林多前书第六章第九至十一节,以及使徒行传第十四和十七章都有类似的分析。这些经文都极具意义和重要性。此处这一段话,对于没有基督的人所过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其实这一切尽都包括在“虚妄的心”这句话里了。

第十七节是概括地论到人的光景——“存虚妄的心。”第十八节和十九节告诉我们引起虚妄的原因和表现。

首先,关于“心”,原文字面意思是思想。人的思想首先出了问题。“当然,这里提到“心”时,并不是只想到智能和悟性。这里的“心”有更宽阔的意思。他是指包括了情感在内的心灵。它指的是思想、意志、情感。事实上它指人的整个灵魂。

“虚妄”的意思,那就是“空虚”。完全空虚!绝对无效!使徒用的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未达到目标”。因此它是指一件东西缺乏目标,毫无方向,飘邈无定,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徒劳无益,一事无成。

这是使徒对外邦人生活的概括描绘,把它用在现今的世界也极为贴切,这正是今日许多人生活的写照。东方的生活,西方的生活,皆是如此!使徒说这一切都是虚空的、无效的、没有目标的、完全无意义的。

如果你看以弗所这座城市,这里的人追求神明,这个城市的阿特米斯女神庙被称作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们追求的生活是多么空虚,保罗无论在这里,还是去雅典。雅典崇尚多神论,那里有伟大的哲学家,热心寻求各路神明。可这些把他们带到那里?空虚!他们仍然不认识神。保罗说:“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在他们无知的心里,这一切都是徒然无效的,无法把他们带到真正的上帝里面。

传道书第一章说得好:“虚空的虚空,”人们追求的这些不过是虚空的生活。人们在道德上如何呢?仍然是一败涂地。请读罗马书第一章末了的部分,那里纪录了当时活在道德的阴沟和贫民窟里的人,其污秽和虚假实在令人难以想像。保罗形容那一切都是无用的、空虚的、茫无目标的。

保罗这一句话,这岂不是现代生活最佳的写照吗?充斥着网络、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是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意义?对你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对你作为人的身分有何帮助?它教了你什么有关人生的功课?它把你领到何处?只会带给你空虚,别无其它!“存虚妄的心”,空虚,没有目标,没有意义!

没有基督的生命永远是空虚的、无意义的,它会掏空你,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它使你筋疲力尽,一无所靠,一无可夸,一无盼望。

是什么导致人过这种全然空虚、无意义的生活?我们来看十八节和十九节。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这不仅是两千年前外邦人的光景,也是如今这些聪明、世故的现代人之光景;现代人常常嘲笑基督教,愚弄基督徒的信仰,而以自己的学问、知识、智力夸口。这是他们的写照。我们一一探讨这段经文,就会看见这正是现今那些以自己的才能、学识自夸的人之素描。

第一,他们心地昏昧;第二,他们与神的生命隔绝。然后保罗立刻在第二组中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与神的生命隔绝。原因有二:首先他们因无知而忽略了神的生命,其次他们是盲目的,或者说他们的心是刚硬的。无知,而又刚硬,导致人心里在黑暗之中,与神的生命隔绝。

“心地”则是指悟性,换句话说是指智能,那是与感觉和情感相对的。我非常佩服保罗所作的分析,真是完美极了。他详细地触及人的每一个部分;先提到整体,然后一一分析个别的部分。他说,这些人的心地昏昧,他们的智能是瞎的。

这指的是在属灵的事情上是昏暗的,在黑暗之中。如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中所说“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这也是另一种方式说他们的心地昏昧了。

圣经在描写非信徒时,用的最频繁的词就是“愚昧”。罪人是愚昧的。一个愚昧人缺乏悟性,他作法拙劣,是因为他不知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圣经也是这样说到罪人和非基督徒。只有愚笨的人才会在心里说:根本没有神。保罗又用了另一个字,形容不信之人的光景是昏暗的。他们白日也行走在黑暗里,在阴影中四处摸索。主耶稣自己这样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而且以赛亚书第六十章,就会在第二节看到这一点:“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它精确地描述了人堕落以后心灵的情景;人的心成了昏昧、盲瞎的,不能作正确的思考,不能思想属灵的事。所以他们视属灵的事为愚昧的,并且嘲笑、忽略那些事。

今天的情形其实和两千年前并没有多大区别。哲学家并不认识自己,他们以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足以去发现神、围绕神、了解神。可是一个人若以为自己可以作到这一点,他就比愚昧人好不到那里去,他根本没有自知之明。人们现今还是这样。此处我要强调的是,这种心地昏昧的状况是存在于每一个非信徒中间的。不要以为这只是指那些文盲或未受过教育的人,它也同样适用于今天世上最博学、最文雅的人。他们的心思和悟性完全昏昧了。他们拒绝福音,是因为这种昏暗阻隔在他们的心和他们所观看的事物之间。

比如德国的歌德(Goethe)。他是一个卓越的知识分子,但你记得他临终时所说的话吗?那是他留下的最后几句话之一。他说:“多一点光!”他说他需要更多心灵的亮光!他终其一生在思想、分析、讨论——一个出色的哲学家!可是他仍然在黑暗里结束一生。他自己如此承认——“多一点亮光!”

再来看:与神的生命隔绝。他用的不是普通的单指活着的生命—bios,而是用的另一个形容生命的字——zoe。这是一个层次较高的字,保罗使用得很频繁,圣经其它地方讲到生命本身和生命的原则时也常用这个字。从某方面说,它的意思是神自己的生命,就是那神圣的生命。

在罪中的人、不信主的人,其最可悲的地方是,他们在神的生命以外,与它无分,不能了解这生命,更无从享受。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那段大祭司的祷文中,把这—点解释得淋漓透彻。他这样祷告:“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朋友!此刻我要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放在你面前。你认识神吗?你与神的生命有分吗?你的灵魂是否找到了平安和安息?让我再一次引用奥古斯丁(Augustine)那句不朽的话:“你为自己创造了我们,我们的心若不安息在你里面,就永远得不到安息。”

最后,再来看看“无知“,这里指的是在属灵事情上的无知。首先,他们对神无知。他们为什么与神的生命隔绝?只有一个答案:因为他们不知道神和有关神的真理。人若知道有关神的真理,他的整个情况必然会改观。可是他们对神,对他的性格、存在、属性一无所知。对上帝的创造,救赎,审判,罪恶完全不知道。

再来看“刚硬“,保罗用这个词的意思,不仅是指心变刚硬,而且有变得僵硬无情的意思,指一颗心越来越硬化,变成铁石心肠。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硬化的意思,例如我们脚跟的皮肤越变越厚,之后就出现了一块茧。使徒说:有些人的心就是那样。它的表皮变厚,变硬,变得麻木,纤维化了……。你看到人心渐渐变得刚硬、冷漠,最后几乎整个人都麻木了。心里刚硬!这实在惊人,实在是人生最可悲的事之一。更糟糕的是,有些人还故意去培养这种态度。

如果有人问我,今日那些没有基督内住的生命,其最醒目的特色是什么,我会毫无犹豫地回答说:是人心的刚硬。有太多人戴着面具走来走主。他们是故意戴上的。但在他们戴上之前,他们先故意粉碎他们的感觉,对生命摆出这种姿态和态度,故意钉死一些事物,止息抗议的声音,践踏任何柔软、微弱的感觉,以使他们的心刚硬。他们决定采取这种态度。生命的僵硬!有些人变得何等冷漠,几乎毫无同情心可言。

不信你看法利赛人,他们得以亲睹主耶稣的面容,听他说话,看他行神迹,却仍然恨他!他们的问题何在?主耶稣说:“他们用嘴巴尊敬我,心里却远离我。”僵硬!冷漠!麻木!充满苦毒,仇恨,最后导致暴力!我前面说过,这正是今日的光景。

“良心既然丧尽。”就是说他们到了一个地步,已经毫无羞愧和悔悟了。耶利米对此知之甚深,因为在罪中的人生活型态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你若以为人会改变,就未免太天真可笑了。耶利米写到他那个世代的人,他们的情形其实和耶稣那时代以及现今的情形没有什么两样。世界历史上总是有某些阶段,罪似乎格外猖獗,然后毁灭也接踵而至。耶利米的时代就是这样。先知告诉我们他那个时代的人犯有各种罪行,但其中最糟糕的是“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耶六15)。他们变得失去了感到羞耻的能力。这真是人类的灾难!“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

再看“放纵私欲“,人放纵什么?“私欲”!意思是任意妄为,我行我素,毫无廉耻。你岂不是能从近几十年社会上的改变得知吗?人们公开在街上就放浪行骸。本来极隐私的事,竟然公开陈列。我们在公众场合越来越多看见放荡、纵情、无法无天的举止。保罗说:  “贪行种种的污秽。”污秽的意思是猥亵、不洁,以及道德层面上一切的污秽。

他说,这一切都是伴随贪婪、贪心、勒索而来的。它真正的意思是,自己就是一切,除了自己,我什么都不关心。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而且越多越好。我想要金钱,因为没有钱就办不了事。每一件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为了满足私欲,可以出手大方,而同时又表现得自私贪婪。

放荡与贪婪。这是人们罪恶的,与上帝隔绝的首要表现。这也是人虚妄,空虚—没有价值,无意义,邪恶,人们以为自己成就了什么,不过是虚妄。

所以保罗劝勉基督徒,你不要过虚妄的生活,如果这样,悔改吧!上帝给我们饶恕的福音,在他的光明中我们离开黑暗。接下来再看,

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现在我们要来看保罗这个最不寻常、最戏剧化、最生动、最突兀的叙述。显然他故意采取这种方式陈述,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震惊,好带出他心中已有的尖锐对比。因此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但是”和“你们”上面。“但是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这提醒以弗所的基督徒们,他们已听到了耶稣的真理。事实上,保罗是再说,“你们若是确实听到了……你们的确已经听到了……”如同保罗最初的读者一样,我们藉着神的恩典相信耶稣拯救我们这个真理,相信耶稣是为我们而生、而死、而复活的。

信徒所学的,不只是纯粹知识、理论方面的教义和神学。所以保罗并不是说,以弗所信徒只学了理论和教义;他们并不是只在头脑上认识这些伟大的真理。使徒说我们必须从耶稣本身来思想。这位大使徒一向喜欢使用他的整个头衔“主耶稣基督”,但他此处说:“在耶稣里的真理。”因此基督徒不是被一套救赎的哲学所拯救,乃是被这位历史人物,拿撒勒人耶稣,神的儿子所拯救

所有的宗教——佛教、印度教、孔教等等都是建立在教训和理念上。它们说,只要你接受它们,照着去行。就会得益非浅,你的生命也会顿然改观。基督徒的信仰却不是这样,它宣告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实和事件!它告诉我们,救恩是建立在这些事实上的。时候满足了,神就差他的独生子,为妇人所生,在律法之下,来救赎那些生在律法之下的。这位拿撒勒人耶稣是历史人物,是实际存在的。拯救我的,并不是他的教训,而是他自己。所以我与真理相连结,因为这真理是在耶稣里的。

他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节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正是保罗此处所说的。他说:你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因为你学了基督,认识在耶稣里的真理。

基督带给我们饶恕,不仅仅如此,由于福音,基督还带给我们成圣的生命。基督为我们钉死十字架,他的义成了我们的义。基督他的作为在我们眼前,他也给我们成圣的动力。在基督里,这一切联合在一起。在基督里,称义和成圣完美结合在一起,都是他完美的工作,在我们里面却不是完全如此。

称义,被耶稣称为义,是客观的,是完全由神完成的,是完美的。而成圣,是主观的,是总是需要提高和完全的。相信是神的工作,在信心中我们被上帝看做义人。然而,在成圣的生活中,那个救赎我们的福音,很容易变成律法,耶稣,我们信仰的创始成终者,要把我们称义和成圣之间的距离缩短。

基督的道,真理,信实,与世界的谎言完全对立,基督之外的不过是谎言。基督的信实和真理,是基督徒成圣生活的根基。我们的问问往往在于认为信仰只是祈求心里舒服一点,我祈求神明给我有求必应。我们理解的虔诚,不过是外部的行为,而不是内心深处对真理,对基督信实的确信。

福音是对拯救的信息,也是对魔鬼战争的宣战,女人的后裔必伤蛇的头,这场战争真实的存在与基督与魔鬼之间,世界和教会之间,真理与谎言之间。教会是什么?是上帝带领去征战,所以宣讲的上帝的话语是有力量的。

所以受了他的教,就脱去旧人,穿上新人。旧人就是罪性,在基督里重生是必须的,而这已经发生。所以我们开始了成圣的生活。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已经重生,开始新的生命。不是容忍旧的生命,而是去在这场征战中,圣灵去杀死罪行的工作。

保罗说,基督徒们只有脱去行为上的旧人,脱去自己与不信者相似的罪恶本质时,才能够真正地来侍奉基督。神将我们带到信心里,就是替我们脱去“旧人”了。因着基督的救赎工作,神就不再因我们里面的老亚当及其坏名声和对罪的无尽欲望而判我们的罪了。我们若是感激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事,就不会任由我们里面的“旧人”来控制我们的生活了。我们侍奉基督,就想要活在他的真理之中,也就会不断地忏悔,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脱去“老我”了。

罪性的老我对我们的拯救来说是一个持续不断而致命的威胁。作为基督徒,意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老我的威胁是持续不断的,因为我们的罪性不会改变。保罗说,我们的老我已经“变坏了”(φθειρόμενον)。注意一下,这里用的是一般现在时。罪的本性永远都不会改变。事实上,若我们任其而去,它只会越变越糟糕。

我们基督徒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既然活在世上,就必定会带着罪的本性。老我的威胁是十分强大的,因为它总是用迷惑的私欲来蒙骗我们。迷惑的私欲总是运用撒旦的老诡计,将一半的事实显露出来,煽动我们里面的老亚当。这私欲总是诱惑我们,使我们思考犯罪带来的享受和利益,却从不将犯罪的后果告诉我们,而犯罪的后果就是灭亡。

有时候,撒旦的迷惑是十分精明的,甚至能够诱导基督徒相信,神会因着我们是信徒而忽略我们所犯的罪。耶稣基督里面的真理表明,神从不因任何原因而轻视任何罪。耶稣本身没有罪,却为所有罪人受苦死去,神因此就赦免了我们的罪。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曾经说:“我们若要与内心的野兽争斗,自己也就必定成为野兽;我们若与谎言和虚假作伴,就必定丧失真理的方向;我们若是残忍,就必定失去心中的理智。想要保持花园整洁的人就必定除去所有的杂草。”保罗对我们提出的有关老我的提醒和警告不禁引得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自问,“我在花园中存留杂草了吗?”基督徒受神的引领,能够看到自己罪的“杂草”,就会将自己的罪带到神面前,向他认罪,祈求他赦免。基督徒也能从福音中得到赦罪的确据。并且,他们向神求力量,好叫他们脱去旧我,穿上新我。

保罗在这两节经文中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好消息 – 因着神恩慈的救赎,我们就穿上新人了。神是慈悲怜悯的,他激励我们,给我们加添力量,好叫我们穿上新人来控制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

。他将基督徒的心志改换一新。虚空的想法引导不信者的行为,神给我们的心志则引导我们基督徒的行为。并且神藉着施恩具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意念和心志。

我们改换一新的心志是神的工作,从这心志而来的信心是我们基督徒想要过圣洁生活的力量来源。神因着耶稣的缘故将我们也看作圣洁。保罗在加拉太书中也表明了同样的真理:“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的”(2:20)。

所以,感谢主。你还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吗?当你穿上崭新的校服,你感觉自己完全不一样了,阳光灿烂今天,你在基督里就是这样。当你走到外面,走进阳光下,你要知道,你环绕着耶稣的公义。你是全新的。我的朋友们,当你们记住你们的洗礼,当你们每天在悔改和赦免中领受基督的恩典,上帝祝福你,给你力量。愿圣灵带领你在真理中披戴出真正的公义和圣洁。上帝祝福我们所有人,脱去救我,穿上新我,在我们生命的每一步。阿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