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雅各书2章10-13节的内容,在前面的经文里,雅各引用了利未记的经文“要爱人如己”来提醒信徒们,如果他们以偏心待人,那就是违反了所有律法中最核心的这一条,因为耶稣已经重新诠释了爱人如己的含义,那就是要爱每一个人,所以信徒们的偏心是在犯罪,他们也就成为了违反律法的人。在今天的经文里,雅各继续说明,人只要违反了律法中一小条,那他就是违背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律法,那些以偏心待人的,那些不怜悯人的人,要因为这样的罪受到审判。通过这些严厉的律法,雅各提醒我们的有罪和污秽,我们应当认罪悔改寻求赦免,并且按照律法的指引去说话行事。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的经文10-13节:
10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11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12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13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在前面第9节里,雅各说信徒们如果偏心待人,就被律法判定为违反律法的,在第10节和11节里,通过一系列逻辑推论,他又进一步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人们即使是违反了律法中的一条命令,那他就是犯了整个律法。雅各在这里把所有律法看成一个整体,实际上这在当时的时代是很常见的,很多犹太人甚至外邦人也有相似的观点。当然在圣经里也有很多体现,比如保罗加拉太书5章3节说,“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意思是如果想靠着律法得救,那么只是受割礼是不够的,应当遵守整体律法的每一个方面。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 5章18节里也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
所以雅各在这里也是重申了主耶稣的命令和教导,而且我们注意到在第10节里,雅各没有再使用“你们”这个称呼,而是使用了第三人称单数“他”用来指任何一个人,所以雅各在这里并不是在说哪个人真的可以遵守律法的每一个要求,他只是提出一种设想的情况,某个人如果真的遵守了一切律法,哪怕他只是在一条命令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破坏整个律法的罪。因为所有律法都是从神而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些条文,而是神亲自命令的。律法中的每一条命令都是属于神全部命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反映了赐给我们这些命令的那位真神的旨意,违背了任何一条,都是违背了神自己的旨意,都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有罪的人。
在第11节里,雅各引用两条十诫中的律法,来说明律法是一个整体。他引用的分别是第五条诫命不可杀人,和第六条诫命不可犯奸淫。为什么雅各要用这两条呢?或许雅各想到了主耶稣重新解释的关于不可杀人的更深层的含义,在马太福音5章21-26节里,耶稣说,凡是向弟兄发怒的、骂弟兄是废物是白痴的,也相当于杀人,要受审判。雅各或许认为在信徒中这种心存偏见、偏心待人的行为,也是一种对兄弟的怒气,或者冷漠,也相当于是杀人。所以他特别的指出,虽然有些信徒觉得自己挺好的,没有犯那种肉体方面的罪比如犯奸淫,但是当他们心里对贫穷的人心存偏见和歧视的时候,实际上是犯了杀人的罪。
雅各在这里虽然用了十诫中的两条律法,但是他并不是让信徒们去遵守全部旧约律法,而是要遵守那“至尊的律法”,那“使人自由的律法”,也就是被耶稣重新诠释的、被耶稣成全的律法。正如耶稣自己在马太福音5章17节说的,“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第12节,“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在前面10-11节里雅各从律法的整体性方面,来强调那些偏心待人的是犯律法的,在12节这里雅各又从正面来劝勉信徒们,我们说话和行事要按着那赐我们自由的律法,因为我们将来要按这律法受审判。在希腊文原文里,“说话”和“行事”这两个词都是现在时态,表明这是一个一直持续的动作,也就是要一直这样说话和行事。而且希腊文原文的叙述方式,也特别强调了信徒们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他们要注意那将来的按着自由的律法对他们的审判。
实际上雅各在这里也是回应了前面1章22节的经文,“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信徒们的行为反映出他们里面真正的信心,而不是那种虚假的、自己欺哄自己的信心。因为在末日审判的时候,耶稣也会关注信徒们出于信心的好行为。在马太福音25章31-46节的经文里,耶稣说当他再来审判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要把信的和不信的分开,那些信徒们怜悯关心别人的好行为,他都会纪念,因为那是他们信心的证据,他们因此要领受赏赐,承受神的国度;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3章24节说,“遵守 神命令的,就住在 神里面, 神也住在他里面;我们所以知道 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我们愿意遵守神的命令;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章10节说,“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信徒们已经藉着相信耶稣基督而被称为义了,并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行为称义,我们的一切善行都是我们的新生命开始后,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我们也看到了神丰盛的恩典,我们的一切好行为都是神的工作,然而神在最后审判的时候还要因此赏赐我们。
神对我们的恩典,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任意妄为、不再遵行他的命令了,正好相反,我们有了新的生命,新的起点;神的律法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种威胁,不再是束缚的重担了,神的旨意现在对我们来说是“自由的律法”,我们欢喜快乐的知道,神已经释放我们从罪的刑罚中获得了自由,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有能力去遵行他的旨意,因此我们愿意去尽上我们信徒的责任,去按着他的旨意“说话行事”。
第13节,“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各在这里再次强调了我们按着神的旨意“说话行事”的方式之一,就是怜悯人。关于怜悯的话题在圣经里也很常见,旧约圣经里反复要求神的百姓要对别人怜悯,特别是对那些贫穷的和没有能力的,撒迦利亚书7章9-10节,““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在新约圣经里,耶稣也常常用比喻劝勉信徒们要怜悯,在马太福音的八福中,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但是在13节这里,雅各似乎从反面来警告信徒,那些不怜悯人的有祸了,因为他们也不被怜悯。
怜悯别人,不仅仅是一种关心的感觉,而是真正主动的去伸出手去,向别人展现我们的爱。而雅各所警告的偏心待人的行为,正好是与怜悯相反的,如果人们一直偏心待人,一直不怜悯别人,那么他们的信心还活着吗?在最后审判的时候,他们或许要因此而失去神的怜悯,要受到严厉审判。
在说完这么多严厉的律法后,雅各最后以福音信息给我们盼望,“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我们的怜悯如何能胜过审判呢?是我们怜悯的行为使我们可以不受审判吗?当然不是。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我们的好行为不是出于自己,而是神的恩典在我们里面的工作;当我们对别人怜悯的时候,反映出我们愿意遵行神国度的律法,从而反映出我们里面的信心,这是神在我们里面恩典的工作。
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一个信徒,本应受到神的审判,因为我们无法完全顺服神“至尊的律法”,但是我们怜悯的态度和行为,证明了耶稣基督住在我们里面;在圣洗礼中,耶稣基督已经与我们联合成为一体,他替我们完美的遵守了一切律法,他的公义圣洁成为我们的,所以我们不再因为罪而受审,所以我们胜过了最终的审判。
在今天的经文里,雅各提醒我们神的律法是完全的一个整体,违反任何一条命令都是违背了神的旨意,都是没有达到神对公义的要求。我们很多时候会把律法中的每一条命令看成是独立存在的,好像我们违背某条命令就只是这一条而已,并没有违反整体的律法,我们觉得在其他很多方面还是很好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别的弟兄姐妹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犯了罪,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挺好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很骄傲,从一个行为的制高点来指责甚至审判他们,我们对他们没有怜悯,我们没有把他们看成是陷入罪中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而是把他们看成需要尽快除去的隐患。愿神怜悯我们,他也确实怜悯了我们,他没有按着我们应得的来惩罚我们,反而是赦免我们的罪;愿神的怜悯在我们的生命中也使我们产生怜悯的心,对于那些迷失的弟兄姐妹,我们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离他们远远的,而是出于爱心的去帮助他们,像神把我们寻回来一样,把他们也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