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苦期第二主日(C年) | 2022年3月13日
狐狸,耶路撒冷和母鸡
证道音频:
证道视频: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有时是用动物来描述人的?例如,如果你称一个人“脾气倔得像头驴”,驴这个画面就会生动地显现出一个人的倔强;有时,你说小孩子像“小猫一样”可爱时,猫这个图画传递出了浓浓的爱意。我们在语言中对这些动物的使用会在你的脑海中创造出了画面感,让意思表达的非常丰富。
在今天的经文中,路加福音13章31-35节里,耶稣提到了两个动物,分别是狐狸还有母鸡,
狐狸和母鸡?听起来真像是一则伊索寓言。但这段这不是寓言,不是来给孩子们讲道德品质的事情。这是实际发生的,在真实的人类历史中。为了让这段经文看起来不那么像寓言故事,我在标题中间加了一个词:耶路撒冷,这也是这段经文耶稣提到的,是他悲悯呼喊的对象。狐狸,耶路撒冷和母鸡,透过耶稣在这其中所说的这一切,我们一起来领受让我们悔改的律法,以及赐予生命和救赎的福音。
路 13:31–35 31 正当那时,有几个法利赛人来对耶稣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32 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33 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34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35 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背景:
这段经文发生在耶稣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路13:22)。他当时仍旧在希律王统治下的以色列北部的比利亚。你注意这是预苦期的第二个主日,预苦期的主题是关乎耶稣如何去走向耶路撒冷并在那里为我们受死的,如果第一个主日的福音书经文(路加福音4章1-13)显示出魔鬼是如何想试探耶稣阻拦他的工作的话,那么今天这第二个主日的经文就是人要出来阻拦耶稣了。
狐狸:
所以,你看这里经文一开始就说了,在那时,也就是主耶稣正在去往耶路撒冷同时又在教导的时候,在这个时刻,有几个法利赛人来对耶稣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希律?哪个希律王?注意这个希律不是希律大帝Herod the Great,不是在耶稣出生时屠杀婴儿的那个邪恶国王。这个希律王是他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他在耶稣事奉的时候是加利利的分封王。而耶稣现在就在加利利地区。而且请注意,这位希律也是在不久前将施洗约翰斩首的那一位,他很厉害,对他来说任何威胁都必须要严肃对待。 “
那希律要杀耶稣吗?法利赛人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他们说这一切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希律王现在是不是想要杀耶稣这个其实并不好说,希律王当然认为耶稣是潜在的麻烦。他哪怕是想见他(路加福音9:9)也是想要摆脱他——至少要把他从自己的地盘上赶走。但希律王可能并不真的想马上杀死耶稣。这对他来说是有政治风险的,毕竟耶稣受不少人的欢迎,而且希律王之所以杀了施洗约翰,是因为他自己鲁莽做出承诺,被自己的家人裹挟迫使他这么做。但是,或许通过泄露这个死亡威胁,狡猾的希律希望吓跑耶稣。法利赛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传达了希律的威胁。
法利赛人告诉耶稣的动机是什么呢?这里没有提。或许是出于惧怕,毕竟如果让希律王继续杀害宗教领袖,会对整个这里的宗教情况带来逼迫和白色恐怖,他们也会牵连其中;或许这些法利赛人也利用这种威胁来为他们自己罪恶的目的服务。他们并不是耶稣的朋友,马可福音3章6节记载他们甚至和那些希律党人也就是希律王的拥护者,同谋要杀害耶稣。这边的法利赛人想要让耶稣去耶路撒冷,因为在那里有更多人与耶稣为敌,会给耶稣带来大麻烦。
那么耶稣如何回应呢?他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 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耶稣没有惧怕,没有说逼迫来了就赶紧跑吧,去耶路撒冷只是为了逃难,免得有施洗约翰一样的下场;同时,耶稣也没有要攻击希律,表达政治诉求,推翻希律的邪恶统治。耶稣既没有一味惧怕,也不是要与希律作战,而是先说了句: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
对耶稣来说,有权势的希律王就是一只“狐狸”而已,狐狸以狡猾而闻名。当然狐狸也不是什么好动物,它具有破坏性,会带来伤害。对当时生活在中东的人来说,狐狸更多意味着“无足轻重、道德败坏和装腔作势”,称某人为“狐狸”也意味着将此人视为无关紧要的人,是一种带来麻烦但又不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的人。所以耶稣说,“去告诉你的狐狸吧……”你看,耶稣没有被吓倒,他轻蔑看待这些试图拦阻他使命的,他不怕任何“狐狸”,耶稣决心继续前进,因为是上帝,而不是希律,将决定他何时死亡。
耶稣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耶稣的意思是我必须走我的路,无论外面发生什么,对我有什么威胁,我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今天,明天,不是48小时,而是泛指目前这普通的日子,我还要继续帮助人施行神迹,治病和赶鬼,任何干涉或恐吓都不能阻止他,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耶稣必须前行,他这趟去耶路撒冷是要丧命的,这是一趟带着试炼、苦难和为世人的罪而死的旅程。耶稣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就是各各他。在那里耶稣会被挂在十字架上,他会说:成了!”而这个成了和第三天我的事成全了的成全了在新约希腊文中都是一个词,代表目标已经实现,任务完成了。神的儿子为世人的罪而死。他必须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如此的坚定,而且也真的完成了。
耶稣在这里展现出他去完成使命时的坚定,但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感到气馁,焦躁和放弃。比如说面对外在的威胁和逼迫,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会像法利赛人一样,逃吧,有麻烦了,甚至都不确定这个危险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而是一味的惧怕,着急地想,怎么办?逃到哪里呢?怎么用自己的办法对付呢?有不少弟兄姐妹不来教会或者小组,其实都是出于对安全的惧怕,无论这是不是会发生;或者,面对外界的政治及社会层面的压力,我们不明白耶稣说的:凯撒的物归凯撒,神的物归给神,我们常常想与希律作对,将其当成世界主要的敌人,甚至总是想用信仰改变政治,影响希律的政府。尤其是疫情这两年,我想很多人每天有很多的时间都在讨论政治,希律,无论是惧怕还是愤怒,却很容易忘记,那压根不是耶稣的目标,他只是表达出对希律的轻蔑,没错,不仅魔鬼,而且人间的权势,都无法阻拦我们的主对世人的爱和使命。的确,我们经常无法正确面对这外界的环境,总是焦躁和放弃,耶稣却不是这样。他从未放弃。他在狐狸面前无所畏惧地坚持到底。耶稣以勇气和决心完成了他的拯救使命。
耶路撒冷:
接着来看,耶稣没有停止他的话语,“狐狸”的画面到此为止,他下面有更重要的话告诉我们。他说: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耶路撒冷啊!你知道吗?这个城市的名字中撒冷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是和平的意思,而这“和平之城”却杀害了上帝差遣来传讲平安的先知,甚至用石头砸死了那些被派到那里去的人!
在我们今天早上的旧约经文耶利米书第 26 章8-15节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个,上帝差遣先知耶利米到耶路撒冷为了警告百姓,叫他们一定要悔改,不然上帝会大大地审判他们。上帝这样差遣耶利米是因为祂非常爱祂的子民—祂的儿女们。正如以西结书所说的一样, 上帝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33:11)除了耶利米之外,在旧约的时候上帝也一直派很多其他的先知到了祂的百姓那里,因为祂非常关心他们。但是,百姓的回应是什麽呢?在我们的旧约经文他们说:“这人[就是先知耶利米]是该死的!因为他说预言攻击 这城[耶路撒冷]”(耶 26:11 和合本)。在那时候,并在大部分旧约的时候,百姓就是拒绝悔改,拒绝归回他们的主上帝,甚至用石头打死先知。
而在我们今天的福音书经文里,耶稣提到这一切,他要成为那个被杀死的,而且耶稣说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画面: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就像母鸡想要保护小鸡,抱着小鸡一样,就像父母想要保护自己的小宝宝一样,耶稣温柔地呼唤着要把他的子民聚集到自己身边,他呼唤他们悔改,呼唤他们来领受从他死亡而来的赦免。但是人们却拒绝,不愿意到耶稣这里来,就像小鸡坚持住在野狼边上,小宝宝执拗地走向火炉一样,他们不愿意,就是一味地拒绝,没有比这更心痛的事情了。
这可能会让我们想到那些拒绝接受福音的人,拒绝接受属灵帮助的人。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就好像明明疾病很重却拒绝去医院的人一样,就像那些学习跟不上却拒绝老师和家长帮助的孩子一样,在属灵的事情上,人们常常是多么拒绝福音啊,你去出于怜悯和别人分享福音的时候,你去帮助一个快要放弃信仰的基督徒时,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事。作为一名牧师,我经常对那些执拗于自己的罪恶和错误道路中的人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中的许多人明明生活一团糟,但他们拒绝回到唯一能够原谅、更新和保护他们的耶稣身边。
牧师并不是唯一知道这种心痛的人。有困难学生的老师知道这一点。有任性孩子的父母知道这一点。耶稣当然知道这一点。他继续说: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对福音一味的拒绝,并不是会像你自己想的那样走自己的路就好了,而是有一天,悲惨的时刻会来临,在对福音的持续拒绝之后,会有可怕的审判前景,那时什么都没有了,正如耶稣的哀叹:耶路撒冷啊,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的确,公元70年,耶稣的预言实现,耶路撒冷被攻破,成为荒场,人们所依赖的圣城成了瓦砾,今天你去以色列,看到的不再是当年的恢弘,而是哭墙,那是圣殿留下来的一点点残余而已。这一切都是上帝审判的图画。耶稣为不信的人悲伤,上帝爱所有人,人们不信,最终是不得救和永恒的灭亡,但这不是上帝做的,不是上帝预定的,而是他们自己不愿意,这是多么让上帝悲叹的事情:耶稣是愿意的——他渴望把他们聚在一起——但他们不愿意。他们固执地不相信,就是拒绝。
今天的我们如何呢?或许你还不是基督徒,或许会像耶路撒冷的人一样说:“不,谢谢,上帝,别打扰我。我不想相信。我只是想了解下基督教就够了,仅此而已。我要掌管我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信靠你,让你成为我的主!如果你总是让人和我来说,我不愿意理他!有多少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基督徒,和人传福音时候,或许会遇到的各样的拒绝的情况,他们就是要陷在自己的罪恶之中,明明将来是”荒场”—末日的审判,但就是不信。甚至你邀请曾经来过教会的人来学习圣经,也会常遇到各样的借口,有时候会直白的告诉你,我自己读经祷告就够了,其实他自己是很难读经祷告的,很多的结局就是不信—与神隔绝。
但是,在这里,耶稣不仅对不信的人说话,也在对基督徒说话,对吗?耶稣的门徒们,比如彼得,也是之后三次否认他,不愿意在他羽翼庇护下的小鸡,对吗?而我们不也是面对上帝,常常多么的不愿意啊?!上帝呼召我们来听他的话语,来看他的作为,我们就是不愿意。我们有多少次找各种借口不愿意来教会,不愿意去认真聆听上帝的话,不愿意去读经,不愿意去祷告,不愿意去按照上帝的话去做。我们的罪性也总是让我们去拒绝上帝的话语,拒绝那指出我们罪恶的律法,拒绝饶恕我们的福音,总是要按照自己的路去走,以为是光明大道,其实是偏行己路,那是罪恶的路,通往审判的“荒场“啊!
为什么人们会拒绝耶稣,拒绝上帝的话语—拒绝律法,拒绝福音呢?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人,你会发现这不难理解。正如今天的书信经文里提到的一样: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 3:18–19). 简而言之,是因为人们与十字架为敌,专以地上的事情为念。
十字架是什么?是耶稣定意要去的地方,是他救赎人类的方式,透过羞辱的死亡来洗清人的罪;十字架也是人们靠着十架的福音得救后,愿意跟随耶稣,而面临的各样苦难与逼迫,但上帝的恩典恰恰借着这个彰显。
法利赛人,希律和耶路撒冷的人都是十字架的仇敌。希律及其一党与十字架为敌,拒绝上帝的话语,他们追求的不过是政治权利和安全; 法利赛人拒绝十字架和上帝的话语,是想从自己的宗教精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行为中找到安全;耶路撒冷的人们拒绝十字架上的救赎,他们只是想过自己的舒适生活,以为这就是最好的,专以地上的事为念,可是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之后是惨剧。
看到他们,也就看到了我们。我们有多少次以为世界的权力和公义就是一切,而忘记了十字架上充满慈爱和怜悯的耶稣,那位为救自己小鸡牺牲的,而又复活的“母鸡“呢? 我们有多少次要靠成功,靠自己的道德,自己的成就,以此为安全,却忘记了我们的不配和罪恶,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我们的流血,牺牲,饶恕我们一切的罪,我们才得以在他慈爱的荫蔽之下呢; 我们有多少次追求的只是舒适的生活,专以地上的事情为念,而忘记了上帝带领我们的是一条十字架的,有苦难,但又有恩典和永恒祝福的路呢?
这周,我和几位牧师朋友吃饭,他们中不少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听到一位生活比较艰难的牧师,他的女儿刚在海外毕业,就回来北京的一个很小的教会学校当老师了,我一听,心里五味杂陈。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我心酸的原因一是因为心里觉得牧师已经很不容易,没有保障甚至没有基本的社会身份,而自己的孩子走这条服侍的路很难,觉得他们应该去过一种在海外稳定而舒适的生活;另一方面是觉得要服侍,回来服侍这样才是走十字架的路,才是虔诚和上帝的带领。但无论是要稳定的生活,还是如何回来服侍,都是从自己要得到什么,要做什么的角度,都是从律法的角度来衡量,这其实让人不得自由。就如同你在思考孩子的时候,如果只是以地上的事情为念,只想到他要做到什么,得到什么,那么有很大的白日梦和压力。而从福音的角度来看,耶稣为孩子做的却是为他去死,让他被救赎,归入基督。正如今天的书信经文说的一样: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 3:20)。我们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属于天上,因为世上的一切都会过去,不管他做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最终永恒的是他和我们在天堂永远在一起,那是无比大的祝福。想到这里,我就释然了,那么在孩子活在世上的路程中,比起在哪里生活,做什么,取得什么成就,没有什么比他们活在福音中更重要了。如果我,还有你仍旧专以地上的事情为念,要悔改了,因为那样的结局会导致沉沦的!
母鸡:
但是,感谢耶稣,在我们迷失的时候,不愿意的时候,他仍旧恩慈的招聚我们,呼唤我们。藉着圣灵,藉着福音,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继续呼召并聚集他的教会,耶稣说:“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路德在谈到这段经文时说:“当你看着母鸡和她的小鸡时,你看到的是一幅基督和你自己的图画,比任何画家都画得好。”伟大的赞美诗作家保罗·格哈特在一首赞美诗中写道“张开你的翅膀,哦,耶稣,我的喜乐,你把你的小鸡抱进来!”看到了吗?耶稣会把你们聚集在他的翅膀下。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座鸡舍被闪电击中烧毁的故事。后来,当农夫在灰烬中翻找时,他发现了一只烧焦的母鸡。但在母鸡的尸体下面有六只小鸡,它们在大火中幸存了下来。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下”她死是为了让他们活下来。我们的救主对我们的牺牲之爱不正是如此吗?!他死是为了让我们活下去。比那只母鸡更伟大的是,耶稣从死亡的灰烬中复活了!他饶恕我们一切的罪,赐予我们永生,守护我们,指引我们,带我们回到他的家。
耶稣的爱也鼓励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正如耶稣基督的坚定和慈爱一样,他鼓励我们去坚定和慈爱地去背起十字架,去传扬福音,去服侍周围的人,在工作家庭社会之中回应我们的呼召。这周我听一个牧师也是爸爸的弟兄分享,对孩子和弟兄姐妹很像,既对真理清晰,使命坚定,又满有慈爱,接纳他们。愿耶稣的爱建造我们也是如此去行吧!
狐狸,耶路撒冷和母鸡,这不是寓言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救主。耶稣不怕任何“狐狸”,决心继续前行,他如此的坚定,完成他的旅程,希律,魔鬼,死亡,罪恶,所有的敌人都无法阻拦他,反倒是耶稣完成他的使命,胜过了一切。
狐狸,耶路撒冷和母鸡,这不是神话故事,而是关乎你我的事。耶稣对我们这些“耶路撒冷“的不愿意的罪人有如此大的慈爱,耶稣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靠着这个我们得救,我们成为天上的国民,有力量继续在这世界上跟随他。
狐狸,耶路撒冷和母鸡,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故事,而是关乎永恒。就像母鸡招聚小鸡一样,耶稣温柔地呼唤我们,把我们聚集到他自己身边。因此,我们高兴地来到他那里,并在他的翅膀的荫蔽下,因为无论是在此生,还是在天堂,我们都要饱受他的慈爱,直到永远。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