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到底是要爱人如己还是以牙还牙?

问题:利未记19章中16.17.18节,与24章中19.20节,看着是矛盾的,该怎样解释好?律法到底是要爱人如己还是以牙还牙?

回答:好问题。先看经文。

15「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16 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我是耶和华。

17 「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18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191518).

从19章上下文来看,这是关于上帝的律法的,包括礼仪律法ceremonial law,民事律法civil law和道德律法 moral law。15节清楚说明了使用民事律法的原则—公义。16-18节更多强调道德律法,是十诫中的不要做假见证陷害人,不要杀人等的具体体现—-不要报仇,不要恨,不要搬弄挑起仇恨。这道德律法的原则是—爱人如己。

再看第二段经文

19 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20 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利 241920).

这24章两节经文的上下文来看,上帝在处理一个具体的亵渎上帝的案例,并在中间继续告诉摩西其他的罪行应该如何处罚,包括19-20节的内容,这个是符合民事律法的原则的—公义。

公义的原则以及爱人如己的原则其实并不矛盾。上帝设立律法是让人知罪(mirror),同时也是限制人犯罪curb,指导人如何生活guide(律法的三大功用)。公义的原则限制人犯罪,不让人任意而行,爱人如己的原则不是要破坏公义,而是不让人寻求在罪恶的仇恨中报复,免得罪恶不断循环往复,这也指引着信徒如何去生活。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打伤了别人,摩西需要按照民事律法来处理,不能任由这种恶事不管,但那个被打伤的那个人不要再在仇恨中报复了,而是原谅那个人,爱人如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