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 天国筵席 | 路加福音14:1,7-14| C年五旬期第十五主日(20220918)

证道音频:

证道视频:

路加福音14:

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的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耶稣讲了一个故事,关于中国人非常擅长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吃饭。今天谈到的是吃筵席,几个人甚至很多人在一起吃。

吃饭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是否喜欢观察,吃饭看起来容易,不过背后却反映了很多的文化在其中。我发现关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吃饭背后有不少的文化差异。能体现出,中国人似乎倾向于团体生活的文化,西方人倾向于个人生活的文化。

比如吃饭时候倒水,倒饮料,一般中国人都会主动帮身边人倒水,但是老外大多不会,因为他们觉得,我是成年人,不是小孩子,可以自己来。

另外分餐制的问题。中国人大部分时候不是分餐制的,习惯大家拿筷子在一个盘子里夹菜,有的老外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对这个不理解,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卫生,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夹一口菜放在他盘里,对他表示友好,并且教他一个成语,叫做:相濡以沫。

所以像吃饭这样的小事也体现了很多关于文化的事情。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吃饭这个行为中学到许多东西。耶稣也喜欢吃饭——他仔细观察在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并利用这个机会来教导(周围的人)。今天他要向我们展示从一场筵席能学到的教训。

天国筵席

  1. 自卑的,必升为高
  2. 好客的,必获回报

耶稣在吃饭。一个贵宾级的法利赛人邀请他去家里,这天是一周中最重要的日子——安息日。来了很多重要的客人。他们都在仔细观察耶稣的一言一行。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向耶稣学习,而是为了挑他的错。但耶稣也在观察。他在仔细地观察人性。他看见请来的客人都拣择首位。他为他们的骄傲和自我中心感到伤心。

所以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说,“你被邀请参加婚筵的时候,不要自己坐在高位上”。咱们中国人往往是在乎位置的次序的,座次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按照年龄,或者人的重要性等等,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在重要场合在餐桌上写上名牌,告诉谁谁应该坐哪。在耶稣的时代,没有名字卡片。所以你要问自己:我该坐在哪里?

耶稣说:“不要坐在首位上”。人在乎面子,但是耶稣的意思却是——如果你努力想为自己赢得面子,反而可能大大地丢面子。恐怕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请来,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惭愧地退居末位了。真丢脸啊!

耶稣接下来告诉你该坐在哪里。坐在末位上,远离那些客人,这样主人来的时候,他请你往上坐。“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然后耶稣总结了这个故事的要点:“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耶稣这里讲的是非常明智的。大多人也同意,不过他们应该想的更深些。耶稣在这里讲的,不仅是我们在出席宴会时要有好的礼貌,他是在谈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别人放在优先的位置,将自我谦卑下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争先恐后的社会里。现在的社会,如果你不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你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不会成功。所以你就成为“虎妈虎爸”—带着孩子一起卷。如果你不想尽办法在公司里晋升,别人就会这样做,你就会永远落后。我们的自我中心是被恐惧和骄傲驱动的。我们害怕失去机会,所以就拼命向前。如果别人觉得我们比别人更好,我们就会感到骄傲。

骄傲是自我为中心的最典型的体现,骄傲是竞争性的,他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和别人相比为快乐或者痛苦。自从人类犯罪之后,骄傲就是每一个家庭和民族的苦难的来源。其他的罪有时候还能让人团结,比如偷窃的人可以结伴偷窃等,但是骄傲始终意味着敌对,骄傲就是敌对,是有你没我,我比你对,比你强,比你好,你不服咱们就来干吧,骄傲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更是人与上帝之间的敌对。骄傲的生活方式,永远不是把上帝,把别人放在更优先的位置,而是把自己放在更优先的位置。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人人都是骄傲的人,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如果你不这么认为,恰恰说明你实际上真的骄傲。

那,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是什么给予一个人力量让他自卑呢?让他能把别人放在比自己更优先的位置呢?这个力量不是因为我们自信,知道终归有一天别人会承认我们有多么了不起。也不是因为我们相信命运,算了,我自己天生就不行。不!因为神是我们人生筵席的主人。这些座位都是他的。我们没有人配坐在首位,没有人甚至配得拥有一个位置,如果上帝请客,你想一屁股坐在筵席的某个位置上,对不起,这本来不是你应该坐的位置,因为我们是罪人,是本来不能参加这个饭局的,这不是“好尴尬啊”,而是我们没有饭可吃。但上帝却走过来对我们说——和我一起坐在首位吧。和我一同坐席吧,直到永远。为什么呢?因为你参加宴会的钱不是不用交,而是耶稣给你付了。

你看,这样的信仰能帮助我们谦卑、忍耐。无论你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不论你是否得到晋升—你知道你已经和耶稣一起坐在首位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总是为所欲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就是天国筵席的运作方式,也是天国文化的运作方式。

耶稣是从客人的角度讲这个故事的,现在他继续从主人的角度讲。就是如果你邀请人吃饭会怎么样?这里耶稣讲到:好客的,必获回报

当你结婚并安排筵席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邀请谁?新郎有自己的朋友,新娘也有自己的,双亲也有他们的。在邀请的时候,你通常会考虑谁?当然是家人和朋友!我欠他们的,他们邀请过我,所以我也要回请他们。也许我我想向某个重要的人物示好,这样有助于我今后的工作或者生意。或者之前别人结婚我参加了,给了礼金,我结婚得邀请他怎么着也得把礼金收回来。总之,你邀请那些能回报你的人。

但说耶稣说,天国这场非凡的晚宴的客人名单真的不一样: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什么?这些人又不能回请你,他们也不能报答你。不论是对人际关系,还是对“向上爬”,还是对于金钱,他们毫无价值。但耶稣说,“邀请他们,你就有福了。”

耶稣进一步解释: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什么报答?我们为什么要邀请那些什么也不能为我们做的人参加我们的晚宴?他们不会帮助我们获得金钱,地位,尊敬和荣耀?可是,耶稣却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到报答。”

这里耶稣至少说到两件事:首先,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拥有的全部。如果我们只想到晋升—或提升,即一切总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可能会倾向于把人当作是达成我们目的的手段。上帝要我们爱人,使用方法。但我们的罪性是,爱东西,使用人。使用人来得到东西。耶稣用这个意义深远的比喻来唤醒我们看到自己天性中的自我中心。

耶稣还分享了一点,对那些不能回报你的人友善,体现了对神的道的信心。他们无法回报你,但你信靠神会。就像在对未来投资。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这说的是,在世界的末了,耶稣会再次降临。(那时)所有的人都要复活并面对神。那些有真信仰(爱能证实这一点)的人会得到从神而来的回报,就是天堂和永生。这是神的应许。它带给我们力量来跟随他。

实际上很少有基督教会认真看待这个比喻,把那些残疾人都请到家里去。有些教会这么做了。有些(教会)为穷人提供食物。但真的很难。即使为那些无法回报我们的人做好事也很难。

当我为别人做事情的时候,我希望得到承认。

  • 当我帮助了别人,我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
  • 我想在朋友圈里上得到一个“赞”!我想在微信群里得到别人积极的回应。
  • 作为牧师,我希望听到别人说我的讲道非常好。

我们做好事,但我们期待“报答”。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如果你工作,甚或是加班,往往没有人来感谢你。老板认为这是应该的。如果你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回报,很多时候会一无所获。谁能回报你呢?

你努力在教会服事,为上帝服侍,期待别人的尊重,认可,赞美,和你真心的互动,期待报答,但是别人很多时候没有给你报答,谁能回报你呢?

能回报你的是那个邀请毫无价值的罪人到他怀抱中的人。耶稣喂饱饥饿的人,让瞎眼的能看见,瘸腿的能走路,死人能复活。但他们嘲笑他,打他,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但他却让天父原谅他们,他并没有因为没人感谢他就生气。他献出完全的生命,宽恕了我们所有的罪。

我们的生命不在于得到多少荣耀、权力和金钱,我们的生命本身在上帝那里本身也不值得什么报答。但是,藉着耶稣,我们已经拥有了生命、希望和平安,耶稣把完全我们不配有的给了我们。我们的生命的目的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献出我们从神那里得到的。

耶稣要求我们每个人做的是经历他的恩典。我们能够坐在这里,是因为他出来邀请我们,他将不配的我们高举。我们谦卑地接受神提升给我们的。我们可以充满感谢,也可以有盼望,他看到我们为他做的一切事,他会回报我们,那就是最美的永生,那就是一切。

所以弟兄姊妹们,不要放弃爱别人,不要放弃服事别人。你已经作为和耶稣一起坐在筵席的首位了。耶稣与你相伴,从今时直到永远。

阿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