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经 |使徒行传 27:1-26 你必定站在凯撒面前

使徒行传第三部分(21-28章)描述了保罗如何面对不同的人受审和作见证,以及如何上帝带领他去往罗马的。27和28最后两章描述了上帝如何引领保罗去往罗马的。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城市,是地中海的中心,甚至称之为是当时世界的中心也不为过。但是基督徒向往这个地方并非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各样的中心,而是这个地方需要福音。耶稣在使徒行传23:11告诉保罗,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要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1 非斯都既然定规了,叫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便将保罗和别的囚犯交给御营里的一个百夫长,名叫犹流。2 有一只亚大米田的船,要沿着亚细亚一带地方的海边走,我们就上了那船开行;有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我们同去。

“御营”是罗马军队的荣誉称号。这类军团由非罗马裔士兵构成,通常有六百人。一个百夫长指挥一百人,犹流很可能是负责引导或护送囚犯的众百夫长之一。与他同船的士兵应该不足百人。这里又开始出现“我们”的称谓,表明路与保罗一起乘船。决定这一航程并将囚犯交给百夫长的人,就是巡抚非斯都。

船只来自于每西亚省的亚大米田,位于小亚细西北部。在爱琴海海滨城市特罗亚的东南面。

亚里达古和路加一样曾陪同保罗带着救济款项前往耶路撒冷(20:4)。他曾和该犹一起被众人拥进以弗所的剧场(19:29)。在歌罗西书 4:10 中,使徒保罗(此时他已被囚禁在罗马)称亚里达古为“与我一同坐监的”。

3 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4 从那里又开船,因为风不顺,就贴着塞浦路斯背风岸行去。5 过了基利家、旁非利亚前面的海,就到了吕家的每拉。6 在那里,百夫长遇见一只亚历山大的船,要往意大利去,便叫我们上了那船。7 一连多日,船行得慢,仅仅来到革尼土的对面。因为被风拦阻,就贴着克里特背风岸,从撒摩尼对面行过。8 我们沿岸行走,仅仅来到一个地方,名叫佳澳;离那里不远,有拉西亚城。

这是一艘“沿岸贸易船”,沿犹太、腓尼基、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海岸港口, 运送客货。驶离凯撒利亚之后的第一站是腓尼基的西顿。保罗享受朋友的招待,这些朋友就是门徒,信徒伙伴。

“塞浦路斯背风岸”,这个岛保护船只躲避风暴的一侧是东海岸。一年当中的这个时候(八月末九月初),来自西北方向的盛行风渐强,船只向西航行极为困 难。船在岛的背风面向北朝基利家航行。沿小亚细亚海岸,自东向西的涌流帮助船只前行。吕家是小亚细亚南部海岸的突出部分。从凯撒利亚航行到每拉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

从埃及亚历山大运载谷物的船只定期向北航行到每拉,而后驶往意大利和罗马。百夫长把他的囚犯转换到一艘这样的船上。一个历时更久却更安全的方式是乘坐爱琴海的沿海贸易船,然后从陆路伊格那田大道从马其顿到罗马。百夫长选择一条更为直接的路,希望自己和囚犯更快地到达罗马。

此时,船被风阻拦,舵手无法把握航向。从每拉到革尼土有 170 英里,这段路程花费了 10 至 15 天。革尼土是同名半岛(革尼土半岛)上的一个城市,在小亚细亚的西南角。

船上的人若试图航行经过克里特的北面,西北风会把船只吹上岸。因此,他们从克里特南面航行,经过撒摩尼(在克里特岛东南角的海岬上)。克里特位于希腊和小亚细亚南边,东西方向长约 160 英里。拉西亚在克里特南部海岸线的中间,距离避风港佳澳 5 英里。

9 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10 「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损伤,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11 但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12 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不如开船离开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过冬。菲尼基是克里特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

路加提到的禁食是犹太宗教历法中唯一的禁食日——赎罪日(利未记 16:29, 30),在犹太新年(九月末或十月初)之前。在古时,九月中旬之后在地中海航行的情况不多见。保罗注意到继续航行将会发生的事,这不是预言,却是常识性的警示——在这个时候从克里特前往西西里岛太危险。发生海难的可能性使保罗担忧,因为他已三次遇着船坏(见哥林多后书

11:25——写于保罗去耶路撒冷和被逮捕之前)。

百夫长采纳了那些本该比保罗更懂得航海的人的建议。由于财务方面的原因, 许多这类谷物船的船主倾向于冒一些风险把货物运往意大利,而不要等到春天安全的航海季节。与他们同船的船主愿意冒险,至少要找到一个比佳澳更好的港湾。非尼基是另一个沿海岸航 50 至 60 英里可到达的港口。

使徒行传 27:13–20

27:13 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克里特行去。27:14 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27:15 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27:16 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27:17 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缆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27:18 我们被风浪逼得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27:19 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27:20 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南风意味着他们不必须顶着风朝西航行。由于风力很小,他们不会被吹向海岸。东北风来自岛上的山中。顶着风是保持船只在风暴中稳定航行的一个办法。他们或许也曾试图返回佳澳。狂风猛烈,他们只能随风漂流。

在东北风中,背风处在这个岛的南边,距离克里特约 25 英里。救生船通常被拖在运货船的后面。这样的“拖车”会在风暴中引起麻烦——在风浪的推动下撞击母船。

救生船稳妥之后,使用缆索加固船骨,使之不至散落,船体不至于解体。赛耳底的沙滩位于利比亚海岸。东北风会把船只推移那么远。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船员就把海锚放低。这是一块大帆布,做成漏斗的形状,垂入船体背后的水中。它起到阻力的作用,减缓船只被风推进漂移的速度。第二天,一部分货物被抛弃,以防沉船。第三天,船上的一些器具,如滑轮和桅杆等被抛掉,可能用于增加海锚的阻力。古代水手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向航行,当它们被狂风暴雨遮蔽多日后,航行无法正常进行。这种情况看来是毫无指望了。

使徒行传 27:21–26

27:21 众人多日没有吃什么,保罗就出来站在他们中间说:“众位,你们本该听我的话,不离开克里特,免得遭这样的伤损破坏。27:22 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27:23 因我所属所事奉的 神,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27:24 ‘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凯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 神都赐给你了。’27:25 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  神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27:26 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

希腊语(圣经)的第 21 节,尤其第 33 节表明,焦虑和晕船使乘客和船员长时间吃不下东西。保罗并不是要以“我跟你们说过吧”这样的提醒使那些不听他劝告(不要驶离克里特)的人内心倍感痛苦。他这样提醒,是要他们注意并相信他勉励人的话。

保罗属神并事奉神,神应许保罗,他将在罗马做耶稣的见证人,正如他在耶路撒冷所做的(23:11)。神在此危急时刻重申他的应许,并添加一个确据:神要保全船上所有人的性命。保罗为所有人祷告,神会保守他们。这就是天使所说“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的意思。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天使出现在保罗面前,向他保证他会活下来。同时上帝把他的同船的人的生命交给了保罗。这让我们想到了创世记39:2-6,上帝同样透过约瑟来祝福不信的波提乏,上帝通过祝福他的一个孩子,祝福他们周围的不信者。正如使徒行传14:15-17,无论何时,神向不信的人显恩慈,是为他的存在和爱作见证,因为他们需要拯救。船上有多少人会接下来的几天相信耶稣?我们没有被告知,但毫无疑问,上帝愿意他们得救,明白真道。

另外,我们透过这里也可以看到,当暴风雨肆虐,船上的人似乎都要死了,保罗想起了上帝在使徒行传23:11的应许。当他的船几乎要被海浪掀翻,几乎破碎时,保罗他的视角完全不同。神应许保罗在罗马作见证。他不知道上帝会怎么做,但他相信上帝要做到这一点,他知道上帝一定会的。即便保罗感到船在颤抖,浑身因为浪花而湿透,他也没什么好怕的。他知道上帝会遵守他的诺言。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面对各样的风浪和困难,我们的罪性会在此时不断的吼叫,让我们以为上帝的恩典不如我们的罪恶大,不如世界的风浪大,罗马书8:38,39告诉我们,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上帝已经应许了,他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把我们与基督的爱分开,甚至死亡也不能。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了罪恶,死亡,他是得胜的。

所以在生活中出现最令人沮丧的风暴和烦恼时,我们可以安静,完全放松。正如诗篇46:10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我们知道上帝不会食言。所以我们没什么好害怕的。求主也继续使用我们,如同使用保罗一样。阿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