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经 | 民数记 21 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音频:

视频:

1 住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从亚他林路来,就和以色列人争战,掳了他们几个人。2 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发愿说:「你若将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们的城邑尽行毁灭。」3 耶和华应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们,他们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尽行毁灭。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玛。

这一事件记录了耶和华开始毁灭迦南人的战争。这些人来自亚拉得王,该王国位于迦南地南部的沙漠地区(内盖夫)。

当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的到来时,他攻击了以色列人营地的一些外围地区,成功地将一些以色列人掳走了。尽管他们面临这样的挑衅,我们注意到以色列人的反应是多么的恰当。他们表示愿意攻打亚拉得,但求主给他们胜利。然后他们承诺将彻底摧毁这些城市。

耶和华表示同意这个计划,并给予胜利。这次胜利是如此彻底,以至于该地被命名为何珥玛,意思是 “毁灭”。然而,这里一定有一些幸存者或该部族的其他分支。后来在士师记1:16,17中报告了一次对其彻底的毁灭。

铜制的蛇

4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5 就怨讟 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6 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7 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8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9 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由于以东王拒绝让以色列人通过,他们的路线是向南走到亚喀巴湾,向东走到阿拉伯沙漠。由于这条路线不是直接去目的地的需要绕远,人们又开始嘀咕和抱怨。甚至这一代人,在离开埃及的生活40年之后,也重复了第一代人的抱怨。”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 在他们抱怨的情绪中,他们对上帝给他们的许多祝福视而不见。

为了让人们清醒过来,主派毒蛇到他们中间。许多人因为被蛇咬死了。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新一代的态度有所改善。他们认识到了责罚,并承认了他们不满的罪行。因此,他们通过摩西向主呼吁。于是,摩西再次忠实地充当了百姓与主之间的中间人。作为对摩西祷告的回应,上帝让摩西设立一条铜蛇。耶和华应许说,凡朝铜蛇看的人都会活下来。于是,摩西做了一条铜蛇,并把它立在柱子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段记载最后指出,人们正是以主所指示的方式得到了拯救。那些相信主的应许并在被咬时看着蛇的人得到了拯救。

这段记载对新约的人们来说特别重要,因为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三章中指出了这一点。铜蛇预示着基督的受难。正如以色列人凭着信心看向铜蛇时得救一样,所有时代的信徒也可以凭着信心看向基督,从被挂受死的基督中得救。神的恩典站在这两种情况的背后,所以那些相信神的应许的人过去和将来都会得到拯救。耶稣宣称:“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4-16)。

从何珥山到摩押谷

10 以色列人起行,安营在阿伯。11 又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与摩押相对的旷野,向日出之地。12 从那里起行,安营在撒烈谷。13 从那里起行,安营在亚嫩河那边。这亚嫩河是在旷野,从亚摩利的境界流出来的;原来亚嫩河是摩押的边界,在摩押和亚摩利人搭界的地方。14 所以耶和华的战记上说:「苏法的哇哈伯与亚嫩河的谷,15 并向亚珥城众谷的下坡,是靠近摩押的境界。」

16 以色列人从那里起行,到了比珥。从前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招聚百姓,我好给他们水喝」,说的就是这井。17 当时,以色列人唱歌说:

             井啊,涌上水来!

             你们要向这井歌唱。

      18       这井是首领和民中的尊贵人

             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

以色列人从旷野往玛他拿去,19 从玛他拿到拿哈列,从拿哈列到巴末,20 从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又到那下望旷野之毗斯迦的山顶。

摩西的叙述快速地进入这最后一段旅程,到达了约旦河岸边。对于现在已经成年的这一代人来说,这一定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他们中的一半人除了荒野的景象外,从未了解过任何其他东西。当他们开始体验应许之地周围地区的郁郁葱葱的肥沃时,这一定是多么令人兴奋。每一天都会带来多么新的美景和新的希望!

这里提到了各种营地。最后一个被描述为沿着亚嫩河,摩押地和亚摩利人之间的边界。民数记的其余章节记录了发生在约旦河以东、死海北界和加利利海南界之间的矩形土地上的事件。

其中提到了两个特殊的营地。就其中一个而言,人们创作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一事件。摩西告诉我们,这首诗来自战记– “战争之书”,这本书没有流传到我们这个时代。

第二个营地(名字叫比尔,意思是 “水井”)也有一首特别的欢歌,人们唱着说耶和华在那里供应的丰富的水。以示纪念。

战胜亚摩利王和巴珊王(申2·26—3·11)

21 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见亚摩利人的王西宏,说:22 「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偏入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直到过了你的境界。」23 西宏不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经过,就招聚他的众民出到旷野,要攻击以色列人,到了雅杂与以色列人争战。24 以色列人用刀杀了他,得了他的地,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亚扪人的境界,因为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25 以色列人夺取这一切的城邑,也住亚摩利人的城邑,就是希实本与希实本的一切乡村。26 这希实本是亚摩利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与摩押的先王争战,从他手中夺取了全地,直到亚嫩河。27 所以那些作诗歌的说:

             你们来到希实本;

             愿西宏的城被修造,被建立。

      28       因为有火从希实本发出,

             有火焰出于西宏的城,

             烧尽摩押的亚珥和亚嫩河邱坛的祭司。

      29       摩押啊,你有祸了!

             基抹的民哪,你们灭亡了!

             基抹的男子逃奔,

             女子被掳,交付亚摩利的王西宏。

      30       我们射了他们;

             希实本直到底本尽皆毁灭。

             我们使地变成荒场,直到挪法;

             这挪法直延到米底巴。

31 这样,以色列人就住在亚摩利人之地。32 摩西打发人去窥探雅谢,以色列人就占了雅谢的镇市,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33 以色列人转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众民都出来,在以得来与他们交战。34 耶和华对摩西说:「不要怕他!因我已将他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从前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般。」35 于是他们杀了他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就得了他的地。

与前几次一样,以色列人被指示请求允许通过西宏王的领土。这一请求被拒绝了。然而,亚摩利人并不像以东人和摩押人那样受到主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主的意图是利用以色列人作为他的武器来惩罚迦南的人民。当西宏王集结军队在雅杂对付他们时,以色列人要攻击他。按照耶和华的行军命令,以色列人在雅杂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在随后的扫荡行动中,他们控制了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的整个地区,包括首都希实本。在主的祝福下,胜利是压倒性的。

这首诗反映了这场彻底的胜利。这首诗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西宏手下的亚摩利人的彻底失败。第二部分是对摩押的嘲讽,因为西宏早先打败了摩押,现在以色列人又打败了西宏。第三部分重申了以色列的完全胜利。

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集中在雅谢,因为有人曾派间谍去那里。占领雅谢后,以色列人被指示去攻击巴珊王噩。耶和华已经应许了胜利,并吩咐不允许有幸存者。以色列人顺从了,结果他们又占领了大片土地。以色列人现在完全控制了约旦河以东,北起加利利海,南至死海的长方形土地。主已经为他的承诺打开了大门,即把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给他的选民。

这些事件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主有力量征服他所有的敌人。每当我们看到神大能的手取得胜利时,愿我们欣然感谢他的怜悯和他对承诺的信实。

今天这段经文,我们看到了上帝带领以色列人的得胜,以及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怜悯。

首先关于战争。迦南的亚拉得王得知了以色列民族的动向,做出了反应,袭击了一些外围的公民,将一些人掳走。在这个例子中,以色列人在反击之前向神寻求指导,显示了他们对神的信心。神是信实的。当他的子民回到他身边时,他听从他们的祈祷,并怜悯他们。

第二次,以色列人寻求允许他们走国王大道。这一次,他们被亚摩利人的国王西宏拒绝使用。以色列人对西宏的土地提出了要求,这块土地后来成为流便和迦得部落的家园(32:1-5)。上帝保护他的子民,推翻了各国的假宗教。

第二个亚摩利人巴珊王噩向以色列人进发。耶和华带来了另一场胜利。以色列人现在对约旦河以东的所有土地提出了要求。这片领土后来被分给了玛拿西的半个支派。神利用在雅杂(第23节)和以得来(第33节)的战斗来增强祂子民的信心。靠自己的力量,他们不可能赢得 。但在神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关于上帝的怜悯。

当摩西引导上帝的子民往红海的方向走,远离他们的主要目标–应许之地时,叛逆又开始了。我们的生活也持续在叛逆、悔改和恢复的模式中。以色列人中那些悔改的人通过凭着信心仰望神的怜悯的标志而得到了神的救赎(第9节)。这对神通过十字架的救赎来说是多么好的先声。仰望十字架的人 的人就会得救。

另外,最后上帝把他的子民带到约旦河的东边。最后,40年的旷野漂泊即将结束。我们几乎可以听到喜乐的呼声在时间的流逝中回荡。就目前而言,所有的艰难困苦和怀疑上帝的罪恶似乎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尽管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在呻吟,但神遵守他在梦中向亚伯拉罕承诺的话语(创世记 15:17-21)。如此,他也会遵守对你的承诺。感谢主。阿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