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tl Quan
孩子,是一类既能给父母带来无穷喜乐又能给父母带来无限挑战的群体。孩子无疑是上帝在婚姻中赐给夫妻的祝福,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父母的呼召。那这个作为父母的呼召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上帝想让我们怎样养育儿女呢?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内学校的教师和教会中会众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 父母、教师、会众培养孩子的目标
对于世上的国度来讲,如果我们去询问父母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答案: “我希望儿女平安渡一生。”“我希望我的孩子出人头地。” “我希望孩子子承父业。” “我希望孩子快乐健康。” “我希望孩子做她自己喜欢的事。” 那么作为基督徒父母,我们是否深刻思考过上帝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在培养孩子属世的各种生活技能的同时,是否更应该明确和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属天的子民。因为属世的知识技能毕竟只关系到孩子在世的日子,而属天的知识品德则关乎到孩子永恒的生命。总结来说,作为基督徒父母,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可以参考以下四点:
- 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福音,引导孩子成为能够感知其他肢体的需要并愿意积极关心其他肢体的个体。
- 引导孩子作为一个被原谅的罪人经历神的爱和恩典,并且能够在个人的关系中表达出神的爱。
- 引导孩子确信自己有服侍基督徒社区的责任并且不断提高服侍技巧。
- 引导孩子理解教会的本质和教会的事工,以及理解自己如何能够参与到教会的事工中。
以上的总结未必全面,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对于孩子们的期望和这个世界完全不同,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师、和会众在这份呼召上的责任以及引导孩子的方法。
一. 父母的呼召
首先我们先阅读一份有意思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休斯顿警署总结的将孩子教养成流氓的12条原则”,内容如下:
- 1. 从婴儿开始给孩子她一切想要的。这样他长大以后会认为是世界欠他一切
- 2. 当孩子说脏话时一笑而过。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可爱。也会鼓励他继续学习“更可爱”的词,而这些词会超出你的想象。
- 3. 不要给他任何属灵的训练。等到他21岁时让他自己对信仰做出选择。
- 4. 避免使用“错误”这个词。之后当他因为偷车被逮捕时他会认为全社会都针对他,他是被迫害的。
- 5. 为他收拾一切他所留在地上的东西。为他做一切,这样之后他会习惯将一切责任都推给他人。
- 6.允许他读手边任何读物。关注孩子喝的果汁是否卫生,碗筷是否干净,但却让他的思想在垃圾上发展。
- 7. 在孩子面前和配偶频繁吵架。这样当家庭破裂时孩子不会太惊讶。
- 8. 给孩子一切他想花的钱。从不让他自己挣取,为什么让他经历像自己一样艰苦的生活呢?
- 9. 满足他对食物,饮品和舒适的任何要求。任何感觉上的渴望都是应该被满足的,因为拒绝会导致沮丧。
- 10. 站在孩子一边和邻居,老师和警察对着干。他们都对你的孩子怀有偏见。
- 11. 当孩子惹上大麻烦的时候,父母采取消极躲避的态度并安慰自己说:“我对他也无能为力。”
- 12. 准备好面对不幸的人生,因为这就是你接下来要面对的。(这一条是父母选择不教导孩子顺服后,父母和孩子都要面对的后果。)
呈现这份单子的原因既不是为了用来帮助我们将别人家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号入座,以致我们可以彼此论断(不同家庭之间比较或者彼此论断教导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做法);亦不是用来自我对号入座,以致使我们本来就充满自责和坎坷的育儿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呈现这个单子的真正目的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父母在教养孩子上最困难和最普遍的挑战便是“如何教导孩子顺服父母和权威”。 而“顺服”恰恰是上帝在第四条诫命中所强调的,出埃及记20: 12是这样记录这条诫命的:“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孝敬”二字呢?马丁路德的解释如下:
诫命中“孝敬”的意思是尊敬,并将所孝敬的人当作自己在地球上最重要的财宝。在和他们对话时衡量我们的用词,以防我们有失礼、专横和争论。即使父母也会犯错,但仍要顺服父母。并且用我们的行动来孝敬父母,比如在他们老迈时帮助,关心他们。这一切我们都应该怀着喜悦、谦卑和敬畏来做,就像我们做给主一样。
这段话不禁让我们开始反思两个问题,其一是我自己作为儿女是否遵守了上帝的诫命;其二是,当我们年级老迈时我希望我的孩子如何对待我呢?是顺服还是悖逆上帝的诫命呢? 上帝在设立家庭的同时也设立了明确的家庭秩序:

上帝喜悦人类顺服父母,并且给了这个诫命一个应许,以弗所书 6:2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上帝承诺会祝福孝敬父母的人,并用这样的承诺激励孩子遵从他的诫命,既然是应许,上帝便一定会成就。那么上帝为何会将父母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称父母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财宝”呢?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父母这份呼召的特殊性。那父母的这份呼召和责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俄亥俄州哥伦比亚恩典路德教会牧师一段话概括:
作为父母,首先一定需要知道的是做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最富有责任的事情。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代替神的位置,在人类生命的神圣奥秘(即耶稣救恩的奥秘)中成为成就永恒(即成就永生)的神的代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这是一件最伟大的事情,即将一个鲜活的生命从神手中接过,并且在将其塑造为合神居住的殿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这不仅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同时也是日光之下一件最神圣的事情,即在生命永恒中成为神的同工,并且将后代塑造为能够代替我们的位置,继续并且改进我们事工的人,直到生命进入永恒。
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听到这样积极的声音:“ 我希望我的教会有一个强大的主日学,主日学老师的属灵生命很成熟。能够给孩子好的带领和圣经的教导。”; 或者有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消极的声音:“这个教会居然没有主日学,还是别去了。“ 这两种表达的本质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即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属灵训练中扮演着比牧师和主日学老师更重要的角色。彼得前书2:9-10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怜恤了。”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祭司,即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属灵导师,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代替的。 这听起来是一项既神圣又艰难的任务,的确如此,这项任务在上帝以外是无法完成的,但在耶稣里,上帝可以亲自为我们成就。马可福音12:30节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以弗所书 6:4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箴言22:6 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上帝劝勉父母从孩童就殷勤教导孩子神的话,因此父母规律地敬拜、个人灵修祷告、学习圣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当我们殷勤敬拜服侍神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成为上帝恩典之爱流淌的通道,当父母自己属灵干涸时,我们不仅很难让上帝的恩典流入孩子的心灵,甚至可能在信仰上绊跌孩子。以下的一些教导原则仅供父母参考:
.1. 爱—父母示范给孩子上帝的爱以及基督徒如何用言行来回应主的爱,
爱还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
2. 指导—明确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和最好的属灵老师,而不是牧师和主日学
老师。
3. 顺服—“ 在基督徒的教导中所有的顺服训练都要不断强调顺服的动机和目的是要顺服神,并且履行上帝赋予人的责任(即爱上帝和爱人如己)。
4. 祷告—马丁路德说勤勉的祷告应该比学习如何做父母的用的精力的一半还多,比训练孩子的精力的一半也多。(祷告会带来上帝的能力和指引)
5. 温柔坚定:父母正确使用律法与福音生活
以上的原则是教导孩子的基本原则,但教导方法会因家庭和孩子情况有很多不同,这里暂不赘述。
二 . 主日学老师、全日制主内学校老师的呼召
上帝不仅呼召父母同时也呼召教师来一起分担孩子属灵训练的重任。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帮助父母教导训练孩子的属灵生命。我记得在教会成立之初,各项事工有待完善,家长们希望教会成立主日学,并且希望有专业的教师开始,于是当时在学校工作的我就承担起了主日学的服侍,说实话,当时心里一半是喜乐,一半是郁闷,喜乐是因为可以用上帝给的技能在教会服侍孩子和家庭,郁闷是因为当时我也不知道如何帮助教会培养更多老师,所以每周都是我带,不能听讲道。另外一个郁闷的原因是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要教6、7岁的孩子,到了周日还要教孩子,也就是一周我有六天都要和孩子在一起,感觉自己一周中一直都在备课,并且处理各种教学和行为的问题,实在是令人疲惫。
“我已经周一到周五都在教孩子了,我不想周末还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实在太累人了。“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这可能是主内全日制学校老师拒绝服侍主日学用的最真实也最多的理由。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将自己看为教会中协助父母的神的仆人,而不是主内学校的老师。这就说明我们在教会里有义不容辞的服侍家庭的责任,当然并不是说强制主内学校老师在教会服侍主日学,更不是鼓励会众去论断没有服侍主日学的老师,而是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教会服侍孩子和家庭,比如帮助培训主日学老师,管理主日学材料,同父母陪谈,帮助组织和孩子相关的活动,翻译教材,其实服侍的方式很多,因人而异,既然上帝给了我们教师更多教导孩子和帮助家庭的技能,并希望我们好好管理和使用这些技能,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教会的服侍中使用呢?
因为在学校工作的缘故,我时常听到新老师有这样的顾虑:“ 责任重大,我负担不起,我做不到,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教师太难当了。” 确实,老师非常难当,尤其是主内学校的老师,我们不仅要在学术和属世技能上教导孩子,更同父母一同分担着帮助孩子属灵生命成长的重担。但是上帝已经通过他的话语把他的安慰赐给我们,哥林多后书 12:9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以赛亚书55:10-11 说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突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我们固然软弱,但上帝应许我们他会和我们同在,他的能力会护庇我们。教师的呼召和父母一样,没有上帝的帮助,我们便不能完成上帝交给我们的工作,因此老师的个人灵修祷告,学习圣经同样和孩子们的属灵成长息息相关,甚至决定着老师是否能够持续完成这份呼召。因此当你的呼召让你崩溃怀疑时,请重新回到教会,回到上帝的话语中更新生命,重新得力。以下是两段教师的祷告词,也许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都可以以这些祷告词开始,仅供各位主内学校老师参考:
第一段祷告:
每当我要面对学生们之前,
我都会犹豫,
求天父来帮助我,理解每个孩子
使我带领孩子走这条神奇之路,而非惧怕之路。
帮助我以耐心和从天上来的智慧教来教导孩子,
让孩子们学习到你话语的真理和你奇妙的爱,
亲爱的天父,你将孩子交到我的手中接受真理的教导,
我仰望你并谦卑地祈求你来教导带领我。
第二段祷告:
黎明到来,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我开始新一天的教学前,主啊,我来到你面前向你祷告。
感谢主赐给我意愿,能力和权力在真理和光中带领这些不朽地灵魂。
我感知自己的渺小无用,求主在今天的每个小时里赐予我恩典和帮助
主啊,请教导我,以使我教导孩子。
求你赐予我奇妙的爱,可以让我触摸到孩子们的灵魂。
请赐给孩子们渴慕崇高目标的心,
我是如此脆弱,求主赐给我圣洁的耐心,让我可以像你一样温柔地对待孩子们。
请你让我以恩赐对待那些阴暗的、疲惫的、软弱的、贫乏的灵魂。
求主不要让我忘记灵魂的宝贵,因为救主你在宝座前为这些灵魂献上祈求。
求你赐给我长阔高深、自由的力量、爱、和智慧,
使今天成为我和孩子生命中充满亮光和祝福的一天。
三 会众的责任
如果今天我既不是专业老师,又不是父母,那我难道还有培养后代的责任吗?答案是肯定的。会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辅助孩子属灵的成长,比如:
1. 主日学老师
2. 为孩子们做像基督一样的榜样,不在信心上绊倒孩子们
3. 主内学校志愿者、助教
4. 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主内学校,主日学或假期圣经学校,来鼓励他人。
5. 为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如果作为会众,你依然觉得自己在教导孩子这件事上什么都做不了,那么希望以下一段文字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如果你不能像天使一样说话,
如果你不能像保罗一样讲道,
你可以讲述耶稣的爱,
可以说他为一切罪人而死。
如果你不能用令人惧怕的审判日的警笛唤醒人类对邪恶警觉,
你可以将小孩子引到救主张开的双臂中。
结语
最后,我想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父母、教师和会众参与教会服侍对于信徒属灵成长有何等的益处。在我服侍主日学的若干年后,教会主日学不断壮大,我也终于可以一个月就服侍一次,但心中依然存在着对于服侍主日学长久以来积累的疲惫,当我怀孕生子时,终于不用教主日学了,当时心里的第一个罪性的想法是“终于不用服侍主日学了,太累了。“ 我自己本以为卸下了一个重担,但后来发现另外一个更重的担子在等着我,即照顾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丈夫是牧师,所以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半时间内我没有完整的听过任何一次讲道,每次敬拜都是独自一人照顾孩子,心里积累了很多苦毒,属灵状况也是每况愈下。也时常因为周日无法听道抱怨丈夫,但就在我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后,上帝突然让我想通了一件事,反正每次都没有办法好好听道,倒不如开一个2-3岁的主日学,这样我就可以学习圣经了啊,而且我自己的属灵生命会首先得到更新和壮大。其实,我们时常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别人,其实牧师老师都是这个道理,在准备讲道和主日学的过程中最蒙恩的首先是自己,而不是孩子。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再次学习上帝的话,反思自己的属灵光景。这样看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主日学,教导孩子圣经是一个何等美妙的祝福!
马可福音 10:13-16说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孩子对耶稣来说是如此宝贵,以至耶稣为孩子们而死。愿神给我们他的智慧和恩典,使我们愿意殷勤地和孩子们分享主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救恩和永生,让孩子们更清楚地看到耶稣,更亲密地爱耶稣,更近地跟随耶稣,更真挚地服侍耶稣,阿门!
本文出处:本文是基于论文《In the Light of Fourth Commandment: 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ents, the Teacher, the Pastor and the Lay Person in Educating the Child?》中的内容翻译整理而成。此论文的作者是Philip.A Glende, 于1986年一月21日在俄亥俄州的牧师、教师和会众代表大会上被分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