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地狱」观与圣经的「地狱」观之比较

摘自《上帝爱世人》

在华人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使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死后的世界,比较常用的有「地狱」、「阴间」、「阴曹地府」和「黄泉」,但是它们代表的意思也有不同。一般来说, 活人生存的世界叫做阳间,相反,死后的地下世界就是阴间。阴间一般代表死后灵魂会进入的地下世界。在这个地下世界中,有一个作审判的地方,按着人生前所做的事情来宣判他们的刑罚,这个地方就是阴曹地府,而施行刑罚的地方就是地狱。(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及东汉道教兴起以来,民间佛教与道教逐渐混合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宗 教,此等宗教后来构成了十八层地狱的观念,成为华人民间对地狱的传统理解。)所以从华人传统的理解,阴间、阴曹地府和地狱的意义是有分别的。至于「黄泉」一词早已见于《春秋左传》,据一般的理解,黄泉跟阴间相似,均用来描述死后的地下世界。

在圣经中文译本中,没有黄泉和阴曹地府,却出现有关地狱和阴间的经文。根据圣经和合本修订版,地狱一词只在新约圣经出现,一共出现了13次。其中12次是翻译希腊文γέεννα,也就是一个将来施行刑罚的地方,另外一次(彼后2:4)是翻译希腊文

ταρταρόω,意思是犯罪天使受监禁等候审判的地方。阴间一词都能在旧约和新约圣经中找到,在旧约出现了66次,全部均是翻译希伯来文 לוֹאשְׁ ,意思是死后的地方或是地下世界。在新约中,阴间一词也出现了11次,其中10次都是翻译希腊文ᾅδης,来自希腊神话中掌管阴间的神祇的名字,但在一般情况下也代表了死后的地方。另外一次是翻译希腊文 ἄβυσσος,解作深渊的意思(罗10:7)。可能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是由于用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死后的世界,便产生了阴间跟地狱不同的说法。有人甚至说阴间是一个暂时的拘留所,等到将来上帝的审判后才会被丢入地狱;也有人说因为地狱是受刑罚的地方,而主耶稣基督不可能在地狱中受刑罚,所以耶稣死后只是下到阴间而不是下到地狱去。这些说法使阴间和地狱两个词语有着更大的分别,但是在圣经中并没有明言阴间和地狱是有分别的,相反,在一些经文中,我们只看到它们是带着相同意思的。诗篇9:17说明恶人(忘记上帝的人)必归到阴间,我们也知道不信的人(忘记上帝的人)必到地狱去。诗篇49:14提到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不信的人)(49:6),他们注定要下阴间,死亡必作他们的牧者,这说明阴间也就是地狱,是他们最后要去的地方。耶稣下到阴间/地狱不是为了受刑罚,而是要宣告祂已经战胜了魔鬼(彼前3: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