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音频:
YouTube视频: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约伯记第11章的内容,在前面的经文里约伯回应了他的第二个朋友比勒达的言论,他抱怨神让他遭遇这些患难是对他的不公正,在极其悲伤的情绪中,他再次表达了希望马上死去的心情,他把自己生命末后的时光看作是死荫幽暗。虽然约伯很伤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失去对神的信心,他也并不相信死亡就是他生命最终的结局。实际上在约伯记其他章节里,我们常常看到约伯心里仍然怀着对于死后生命的盼望。神希望我们获得死后的生命,这是他的目标,所以无论我们今生处于什么样的黑暗里,他都不会离弃我们,会藉着耶稣基督的光照亮我们的路。在今天的经文里,约伯的第三个朋友琐法登场了,从他的言论中我们看到,他和约伯的前两个朋友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他对约伯也没有什么同情心,他的言语虽然很直率,却充满了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在这种场合下一味的批评只会让约伯心里更受伤。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的经文:
1拿玛人琐法回答说:2“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吗?3你夸大的话,岂能使人不作声吗?你戏笑的时候岂没有人叫你害羞吗?4你说:‘我的道理纯全,我在你眼前洁净。’5惟愿 神说话,愿他开口攻击你,6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他有诸般的智识。所以当知道 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
7你考察,就能测透 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吗?8他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作什么?深于阴间,你还能知道什么?9其量,比地长,比海宽。10他若经过,将人拘禁,招人受审,谁能阻挡他呢?11他本知道虚妄的人;人的罪孽,他虽不留意,还是无所不见。12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
13“你若将心安正,又向主举手。14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15那时,你必仰起脸来,毫无斑点;你也必坚固,无所惧怕。16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17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18你因有指望,就必稳固,也必四围巡查,坦然安息。19你躺卧无人惊吓,且有许多人向你求恩。20但恶人的眼目必要失明,他们无路可逃,他们的指望就是气绝。”
琐法是三个朋友里面最后一个发言的,说明琐法可能是他们中间最年轻的,并没有其他两位那样受尊敬;在3-31章约伯和三个朋友的谈话中,以利法和比勒达都发表了三次谈话,而琐法只发表了两次。
在1-6节里,琐法谴责约伯的言论都是无用的废话;2-3节,“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吗?你夸大的话,岂能使人不作声吗?你戏笑的时候岂没有人叫你害羞吗?”一开始琐法就用四个反问句来质问约伯,从这种自大的态度和犀利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琐法对于约伯此时的痛苦和忧虑没有任何感觉;对琐法来说,约伯先前在强烈的情绪爆发中说出的话,并不是他内心深处悲伤的真诚表现,不值得同情;琐法觉得约伯只不过是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批评和责备。他认为约伯说了这么多,抱怨了这么多,都是不对的,所以他认为自己应当对约伯的言语做出一个回答。琐法称约伯的言论是“夸大的话”,并且指责约伯是在“戏笑”神,很明显琐法的指控是错误的,虽然约伯确实曾抱怨甚至质问神让他受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嘲笑或者亵渎神。
4-6节,“你说:‘我的道理纯全,我在你眼前洁净。’惟愿 神说话,愿他开口攻击你,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他有诸般的智识。所以当知道 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琐法在第4节指责约伯自以为义,他认为约伯自以为“道理纯全、在神眼前洁净”,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指控,约伯确实在前面第9章里曾说,“我本完全”,但是约伯在这里的意思是自己的品行是正直的,没有犯过什么特别的罪而配得这样严厉的惩罚,约伯并没有说他自己是完美无罪的。
第5节琐法希望神开口向约伯说话,神也会赞同他对约伯的看法;实际上约伯也希望神能对他说话,能回答他的疑问;琐法认为神将会向约伯显明他智慧的奥秘,在第6节,琐法称神的智慧“有诸般的智识”,在希伯来文原文里,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全备的知识是双重的(双倍的)”,意思是神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双重的,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显明出来的,一方面是隐藏起来的;琐法认为如果神能开口回应约伯,就会向他显明隐藏的那一面,从而能够使约伯认识到他是错误的。
第6节后半句,“所以当知道 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这句话在希伯来文原文的字面意思是,“神忘记了你的一些罪”;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充满了仁慈,但是背后却是在暗示约伯已经犯了非常大的罪,已经没有任何惩罚措施能够遮盖他的罪了。琐法和以利法的看法相同,他们都很确定,约伯的苦难就是神所施行的某种形式的惩罚,而不是神对他信心有益处的试验。
在7-12节里,琐法颂赞了神的伟大;7-9节,“你考察,就能测透 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吗?他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作什么?深于阴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其量,比地长,比海宽。”琐法使用了一些美丽的诗歌的语言,而且又向约伯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来诉说神是奇妙的、奥秘的;琐法颂赞神的言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无论是约伯自己还是他的朋友以利法,在前面的经文里都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在约伯记后面的经文里,我们还会继续读到关于神伟大奥秘的内容。琐法分别使用了四种不同的维度来颂赞神的智慧和奥秘,高于天、深于阴间、比地长、比海宽,分别是长阔高深这四个维度;这使我们想起了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1章里类似的颂赞之词,“深哉! 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10-12节,“他若经过,将人拘禁,招人受审,谁能阻挡他呢?他本知道虚妄的人;人的罪孽,他虽不留意,还是无所不见。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第10节,琐法从神伟大的奥秘转向了他的能力,他希望约伯能明白,试图去抵挡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神不仅能够把那些抵挡他的人拘禁起来,而且还能把他们召唤的法庭上受审。虽然约伯也希望能来到神面前,向他说明自己的抱怨,但是琐法在这里的意思是,神将会强迫约伯到他面前来受审判;琐法这种傲慢的态度,似乎他也成了和神一样的法官,可以来审判约伯了。
11节,琐法简介暗示约伯是虚妄的、有罪的的人;虚妄的字面意思是一个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意思这个人没有任何道德底线;12节的字面意思是,“空虚的人若获得知识,野驴生下的驹子也成了人”,空虚的人意思是愚蠢的人,缺乏头脑和判断的人,琐法在这里引用了一个谚语,暗示约伯是愚蠢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像约伯这样愚蠢的人想要变得有智慧,就像一头野驴生出一个人来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琐法的这些充满侮辱的话,深深的伤害了约伯。
13-20节,在激烈的言辞之后,琐法向约伯指明了一条路,他劝约伯要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只要他能活出好的生命来,那么神一定会丰盛的祝福他。这和前面比勒达的说法很相似,很有成功神学的味道。
13-14节,““你若将心安正,又向主举手。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琐法的意思是,如果约伯的心与神之间恢复正常的关系,如果约伯伸出手来向神敬拜祈求;如果约伯有什么罪孽,那么他就要除去这些罪孽。从琐法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信仰里面的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想法,他觉得人靠自己就可以决定信靠神、就可以去除自己的罪。
同样,琐法也劝告约伯要靠着他自己采取必要的行动,让自己与神和好。之后琐法又开始了“成功神学”的宣讲,15-19节,“那时,你必仰起脸来,毫无斑点;你也必坚固,无所惧怕。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你因有指望,就必稳固,也必四围巡查,坦然安息。你躺卧无人惊吓,且有许多人向你求恩”。
琐法在这里向约伯做出了一个美丽的但是不切实际的保证,只要约伯能转向神,把自己献给神去过圣洁的生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不会在羞愧的抬不起头来,不会再有任何害怕的,也不会有任何苦难,生活到处充满了阳光;他的生命要安全稳固,他要在平安中躺下获得安息;人们会像以前一样,再次到他面前来寻求他的恩惠,寻求他的建议。
关于成功神学,我们前面曾经讨论过,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只需要记住,神在圣经里从来没有应许我们这些敬畏神的人在生命里会免于任何患难,当我们经历患难的时候,也不是神把我们当成不敬畏他的人在实行惩罚。箴言3章11节,“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
20节,“但恶人的眼目必要失明,他们无路可逃,他们的指望就是气绝”,在最后一节经文里,琐法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他说恶人必会失败,无路可逃,没有任何希望。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个有罪的世界里,恶人往往有着成功的生活,反而是敬畏神的人常常会受苦。其次琐法也是在暗示约伯是恶人,除非他转向神,否则他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实际上约伯在神眼中是一个义人,是被神所称赞的。
在今天的经文里,琐法使用了激烈的言辞来谴责约伯,说他是一个可怕的罪人,所以才导致严重的苦难,琐法一直在谴责约伯犯罪,根本没有同情和怜悯,完全都是律法,没有一点福音。这是人们罪恶的理性和逻辑自然会得出的结论,你犯了罪,所以你有苦难,所以你要靠着自己敬虔的行为除去你的罪,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好,要是没有变好那就是你还做的不够好。这就是今天这个世界上很多以行为称义的宗教所宣扬的想法,人们最终会陷入到因为做不到而产生的恐惧和绝望中。
除了成功神学,琐法在13节和14节还说,““你若将心安正,又向主举手。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他的这种说话的方式和我们今天的“决志神学”有一些相似,实际上我们经常看到决志神学的影子。比如在一些福音布道会上,有的讲员在宣讲了人的罪,救主耶稣的受难和死亡的信息之后,为了确保这些信息能起到效果,他们又会说,“你现在必须要为耶稣基督做一个决志,请你到前面来把你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他”;在他们眼中,信心不再像是一双空空的手,白白的领受神的赦免和拯救,对他们来说,信心是你所做的一个决定,是靠你自己的能力来接受耶稣基督,邀请他进入你的心里。实际上这种决志神学的背后,体现了那种人在得救的事情上可以占据一些功劳的想法,一个人的得救是神和人共同行动的结果。我们用以弗所书2章8节的经文来回应这种错误的想法,“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求神保守我们永远有一颗谦卑的心,从他大能的恩典的手里白白领受一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