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经 | 民数记 35 设立逃城

音频:

视频: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民数记第35章的内容,在上一章里耶和华吩咐摩西关于迦南应许之地的边界,以及通过拈阄的方式为各支派分配土地,在今天的经文里,耶和华特别吩咐了给利未人居住的城镇,并且吩咐为那些犯过失杀人罪的人设立逃城,以免他们被仇家寻仇杀害。

1-8节,赐给利未人的城镇,“1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2“你吩咐以色列人,要从所得为业的地中把些城给利未人居住,也要把这城四围的郊野给利未人。3这城邑要归他们居住,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牛羊和各样的牲畜,又可以安置他们的财物。4你们给利未人的郊野,要从城根起,四围往外量一千肘。5另外,东量二千肘,南量二千肘,西量二千肘,北量二千肘为边界,城在当中,这要归他们作城邑的郊野。6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邑,其中当有六座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7你们要给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连城带郊野都要给他们。8以色列人所得的地业,从中要把些城邑给利未人。人多的就多给;人少的就少给。各支派要按所承受为业之地把城邑给利未人。

一开始的时候,耶和华吩咐以色列人把他们一切头生的都要归与他。在这样的安排下,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个人去神的殿服事。随着历史的发展,耶和华决定由利未人专职负责会幕的服事。为了让这种以敬拜为中心的生活遍及所有以色列百姓居住的地方,所以神决定在迦南地区各个支派居住的土地上,赐给利未人城镇,以供他们居住。从而使他们遍布以色列百姓各处,使神的信息像酵一样影响全体百姓。

利未人的特殊地位再次显现出来。因为他们是分别出来专门为帐幕服事的,所以并没有像其他以色列人承受土地。但是他们需要地方居住。于是耶和华在全地分派四十八座城给利未人。这些城的四围要有地可以耕种(离城墙约450米以内),也要有地可以牧放(离城墙约900米以内)。

这就是耶和华供应利未人的方式。同时,他也安排在帐幕里服事的人分散在以色列各地。这样,他们就可以成为全体百姓的榜样和教师。

9-34节,逃城的设立和相关的条例,“9耶和华晓谕摩西说:10“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旦河,进了迦南地,11就要分出几座城,为你们作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12这些城可以作逃避报仇人的城,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13你们所分出来的城,要作六座逃城。14在约旦河东要分出三座城;在迦南地也要分出三座城,都作逃城。15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他们中间的外人,并寄居的,作为逃城,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

16“倘若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打死,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17若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18若用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19报血仇的必亲自杀那故杀人的,一遇见就杀他。20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是埋伏往人身上扔物,以致于死;21或是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于死,那打人的必被治死。他是故杀人的,报血仇的一遇见就杀他。

22“倘若人没有仇恨,忽然将人推倒;或是没有埋伏,把物扔在人身上;23或是没有看见的时候,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致于死,本来与他无仇,也无意害他。24会众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报血仇的中间审判。25会众要救这误杀人的脱离报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归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26但误杀人的,无论什么时候,若出了逃城的境外,27报血仇的在逃城境外遇见他,将他杀了,报血仇的就没有流血之罪。28因为误杀人的该住在逃城里,等到大祭司死了。大祭司死了以后,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之地。29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要作你们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30“无论谁故杀人,要凭几个见证人的口,把那故杀人的杀了,只是不可凭一个见证的口叫人死。31故杀人犯死罪的,你们不可收赎价代替他的命,他必被治死。32那逃到逃城的人,你们不可为他收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先,再来住在本地。33这样,你们就不污秽所住之地,因为血是污秽地的。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杀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洁净(“洁净”原文作“赎”)。34你们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其中之地,因为我耶和华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在整个民数记中,我们常常看到,耶和华并不只是仅仅处理影响全体百姓的问题,他还关心那些深入到个人层面的问题。比如在这部分内容里,在为将来进入应许之地做各种准备的时候,耶和华也表现出了对个人的关心。就是因为意外或过失而致人死亡的那些人提供逃城,这样的人可以逃到这些避难的城市,以免遭到死者亲属的寻仇杀害。

分配给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镇中要有六座城镇作为逃城。其中三座逃城在约旦河东边,三座在约旦河西边。

逃城的一个特别的作用是,为那些坚持说自己误杀了人的人,提供一个保护他们人身安全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意外或过失而致人死亡,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进入逃城。他在那里是安全的,直到他有机会在会众面前接受审判。

与逃城紧密相关的一个词是 “报仇人”。“报血仇人”是从死者亲属中指定的一个人。他被指定对杀害他亲属的人执行死刑。正是出于对报血仇人的恐惧,造成他人死亡的人才会逃往逃城避难。为了得到逃城的保护,被控谋杀的人必须呆在逃城的范围内。如果他离开了逃城,报血仇的人可以处死他而不受惩罚。

另一方面,大祭司死后,那些因意外误杀而在逃城居住的人,都可以再次获得自由。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大祭司预表了我们那位至高的大祭司耶稣基督的工作,他的死使我们从所有的罪和惩罚中得自由。

这部分内容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有预谋的杀人和意外杀人的判定。手上有能够杀人的工具,并且之前有过一些恶意,就是预谋杀人的证据。恶意的预谋指的是在敌意已经表现出来的情况下把人推到、投掷东西或用拳头击打。但如果之前没有表现出愤怒情绪,而使用的工具或石头是出于其他目的,则被判定为意外杀人。

如果确定凶手有杀人的意图,他就会被判处死刑。而且不得因为个人或金钱的原因,免除这种死刑。即使他逃到逃城,也不能使他免于处罚。但是在做出死刑判决的时候,有一项保障措施,即任何人都不能根据间接证据而判处死刑。必须有两名证人。一个人一旦被正式判为谋杀罪,就必须执行死刑,不得请求有任何的例外。

当谋杀发生时,甚至谋杀发生的土地也被认为是被污秽的。只有惩罚凶手,土地的污秽才能消除。但比事后惩罚更重要的是事前劝勉人避免犯罪。上帝提醒人们,他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因此人们应该避免犯罪得罪他。

在今天的经文里,被指控意外杀人的人在逃城获得安全保障,免于“报血仇人”的追杀。但是逃城并不保护那些故意杀人的凶手。为了保护无辜者不被冤枉,上帝建立了一个公正的体系,要求有两个证人(30节)。今天,当致人死亡的案件发生时,我们也为受害者的家人和罪犯祷告。也为有智慧的立法者、法官和律师祷告。我们的神是最终的审判者,他施行公义的刑罚。在基督里,他也宣告恩典和怜悯,这是对信徒的祝福,使他们反过来让周围的人获得益处。

发表评论